鋼結構工程焊接安裝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?
在鋼結構工程焊接安裝過程中,需從人員操作、設備管理、環境控制等多維度落實安全措施,避免火災、觸電、墜落等事故。以下是具體安全事項及操作規范:
一、人員資質與防護要求
1. 作業人員資質
焊工需持《特種作業操作證》(有效期內),且經現場實操考核合格(如高壓焊工需額外持證),禁止無證上崗。
高空作業人員需通過體檢(無高血壓、恐高癥等),并接受安全培訓(每半年復訓 1 次)。
2. 個人防護裝備(PPE)
頭部防護:佩戴安全帽(符合 GB 2811 標準),高空作業需配防脫掛繩;焊接火花飛濺區域需戴護目鏡(濾光片≥10 號)。
身體防護:穿阻燃焊接服(材質≥1000℃耐火)、防滑絕緣鞋(鞋底電阻≥1MΩ),高空作業需系雙鉤安全帶(掛點承重≥1.5t)。
手部防護:使用防燙手套(牛皮材質,耐溫≥300℃),氬弧焊需戴專用手套(防紫外線灼傷)。
二、設備與用電安全管理
1. 焊接設備安全要求
焊機接地:外殼需接保護零線(PE 線),接地電阻≤4Ω,多臺焊機并排時間距≥1m,避免電磁干擾。
電纜檢查:焊把線與地線需絕緣完好(無破損、龜裂),接頭處用絕緣膠帶包扎(層數≥2 層),長度超過 30m 時需增設中繼線。
氣瓶管理:
氧氣瓶與乙炔瓶間距≥5m,距明火≥10m,瓶身需固定(防傾倒),壓力表、回火器齊全(乙炔瓶必須安裝)。
氬氣瓶需直立存放,搬運時輕裝輕卸,禁止敲擊、碰撞(瓶閥損壞易引發爆炸)。
2. 用電安全規范
臨時用電需符合 JGJ 46-2005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》,焊機接入專用配電箱(三級配電),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≤30mA,動作時間≤0.1s。
潮濕環境作業時,需使用防水型焊機(IP54 防護等級),人員站在絕緣板上(厚度≥5mm 橡膠墊)。
三、作業環境與防火措施
1. 施工區域隔離
焊接作業區需設置防火圍擋(高度≥1.8m,材質為鐵皮或阻燃板),下方地面鋪設防火毯(面積≥焊接點周圍 5m),清除易燃物(如油漆、木屑)。
高空焊接時,下方設置接火斗(金屬材質,深度≥30cm),并派專人監護(每 500㎡作業面配備 1 名監護人)。
2. 防火與滅火措施
現場配備滅火器(每 50㎡1 具 ABC 類干粉滅火器),動火作業前辦理《動火許可證》,作業后留場檢查 30 分鐘(防止陰燃)。
易燃材料存放區(如油漆庫房)與焊接區距離≥20m,并用防火墻分隔(耐火極限≥3h)。
四、高空作業安全要點
1. 操作平臺搭建
腳手架需符合 JGJ 130-2011 標準,立桿間距≤1.5m,橫桿步距≤1.8m,滿鋪腳手板(固定牢固,探頭板≤15cm),外側設 1.2m 高防護欄桿 + 18cm 擋腳板。
移動式操作平臺(如吊籃)需經荷載試驗(額定載重 1.2 倍),作業時固定制動裝置,懸掛限載標識(嚴禁超載)。
2. 防墜落措施
臨邊作業需設置安全繩(直徑≥16mm 鋼絲繩,錨固點間距≤2m),安全帶需 “高掛低用”(掛點高于作業面 1m 以上)。
夜間或惡劣天氣(風速≥10.8m/s、大雨)禁止高空焊接,能見度不足 5m 時需停止作業。
五、特殊工況與應急處理
1. 有限空間作業
封閉空間(如鋼柱內部)焊接前,需檢測氧氣濃度(19.5%~23.5%)、可燃氣體(LEL≤5%),設置機械通風(風量≥3 次 /h),實行 “一人作業、一人監護” 制度。
作業人員佩戴防毒面具(防一氧化碳中毒),連續作業時間≤2h,中途需強制通風 15 分鐘。
2. 應急處置預案
制定《焊接作業應急方案》,明確觸電、火災、墜落等事故處置流程:
觸電事故:立即切斷電源,用絕緣工具移開電線,對傷者進行心肺復蘇(CPR)并撥打 120。
火災事故:使用現場滅火器撲救初起火災,同時疏散人員、上報火警(119),保護現場物證。
六、安全管理與過程監督
1. 班前安全交底
每日作業前召開安全例會,交底內容包括:焊接位置風險點、設備檢查要點、應急逃生路線,全員簽字確認后上崗。
2. 過程安全檢查
安全員需全程巡檢,重點檢查:
焊機接地電阻(每周 1 次,使用接地搖表);
安全帶掛點可靠性(用拉力計測試,≥15kN 不破斷);
氣瓶壓力表讀數(氧氣≤15MPa,乙炔≤0.15MPa 時需更換)。
七、常見違規操作與預防
違規行為 風險后果 預防措施
用鋼絲繩代替地線 電流擊穿設備,引發火災 地線必須使用專用焊把線(截面積≥16mm2 銅線),禁止借用結構鋼筋。
高空拋扔焊材工具 物體打擊傷人 工具放入工具包(帶防脫繩),材料用吊籠運輸,下方設置警戒區(半徑≥10m)。
雨天露天焊接 觸電、設備短路 搭設臨時防雨棚(承重≥0.5kN/m2),焊機覆蓋防水布,作業人員穿絕緣靴。
通過嚴格執行上述安全事項,可大幅降低鋼結構焊接安裝事故率。建議每季度開展安全演練(如滅火器實操、高空墜落救援),并建立設備臺賬(記錄焊機、氣瓶檢測周期),確保作業全程可追溯。